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月亮常常成为寄托情感的重要意象。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便是一首以月色为背景,抒发内心感慨的经典之作。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带有拼音注释的古诗。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gēng shēn yuè sè bàn rén jiā,
běi dǒu lán gàn nán dǒu xié.
jīn yè piān zhī chūn qì nuǎn,
chóng shēng xīn tòu lǜ chuāng shā.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时分,月光洒在半边人家的情景。通过北斗和南斗星辰的位置变化,表现出时间的流逝。而“今夜偏知春气暖”一句,则细腻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最后,“虫声新透绿窗纱”,更是以细微的虫鸣声,衬托出夜晚的静谧与生机。
刘方平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而又温暖的春夜氛围。这种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会,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