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石窟又被称做千佛洞】在中国众多的佛教石窟中,有一处因壁画和雕塑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而闻名于世。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这处石窟就是敦煌莫高窟,也被称为“千佛洞”。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崖壁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自公元366年开凿以来,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包括700多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的庞大体系。因其洞窟中雕刻和绘制了大量佛像,故被世人称为“千佛洞”。
表格: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简要介绍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敦煌莫高窟 |
别称 | 千佛洞 |
地理位置 | 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 |
开凿时间 | 公元366年(东晋时期) |
洞窟数量 | 约700多个 |
壁画面积 | 约4.5万平方米 |
彩塑数量 | 约2000多尊 |
艺术风格 | 佛教艺术、汉地与西域文化融合 |
文化价值 | 世界文化遗产、佛教艺术圣地 |
著名景点 | 第17窟(藏经洞)、第220窟、第257窟等 |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缩影。其丰富的壁画和雕塑,展现了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的佛教艺术演变,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如今,莫高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游客和学者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