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经典的古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惆怅之情。下面,我们将通过原文、拼音以及一些简单的解析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拼音朗读:
shè jiāng cǎi fú róng, lán zé duō fāng cǎo.
cǎi zhī yù wèi shuí? suǒ sī zài yuǎn dào.
hái gù wàng jiù xiāng, cháng lù màn hào hào.
tóng xīn ér lí jū, yōu shāng yǐ zhōng lǎo.
解析:
1. 涉江采芙蓉:诗人开始描绘自己涉过江水去采摘荷花的情景。“芙蓉”即荷花,在古代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这一句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2. 兰泽多芳草:这里描述了采摘之地充满了芳香的草木,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美好与宁静。
3.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诗人采摘荷花却不知道赠送给谁,因为他心中思念的人远在天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4.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诗人回望故乡,看到漫长的道路无尽延伸。这句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旅途的艰辛。
5.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虽然两人情投意合,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分隔两地,这种相思之苦将伴随他们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人对于爱情与亲情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面临的离别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