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密是什么意思】“东密”是佛教术语,指的是日本佛教中的一种密宗流派。它源于唐代中国密宗,后传入日本,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宗教体系。以下是对“东密”的详细总结。
一、东密的基本概念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东密 |
英文名称 | Shingon Buddhism |
发源地 | 中国唐代,后传入日本 |
创始人 | 空海(弘法大师) |
宗教性质 | 密宗佛教 |
主要经典 | 《大日经》《金刚顶经》等 |
核心思想 | 以“即身成佛”为核心,强调修行与仪轨结合 |
二、东密的历史背景
东密起源于中国唐代的密宗,由高僧空海于公元804年从中国带回日本。他在京都创立了真言宗,也称“东密”,以区别于后来由最澄创立的“台密”(比叡山密宗)。东密在日本佛教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至今仍有一定影响力。
三、东密的主要特点
特点 | 说明 |
重视仪轨 | 强调咒语、手印、坛场布置等仪式 |
即身成佛 | 认为众生皆有佛性,通过修行可当下成佛 |
三密相应 | 身、口、意三方面同时修行,达到统一 |
传承严格 | 师徒相授,注重戒律和修行次第 |
四、东密与汉传密宗的区别
项目 | 东密 | 汉传密宗 |
发展地域 | 日本 | 中国 |
语言使用 | 日语为主 | 汉语为主 |
教义重点 | 即身成佛 | 修行次第 |
传播方式 | 以寺院为中心 | 以僧团和民间信仰为主 |
五、东密的现代影响
尽管东密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不如禅宗或净土宗,但它在日本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仍有深远影响。许多日本寺庙、神社都保留了东密的元素,如曼荼罗画、法器、咒语等。
总结
“东密”是指日本佛教中的真言宗,源自中国唐代密宗,由空海大师传入日本并发展出独特的体系。其核心思想是“即身成佛”,强调修行与仪轨的结合,对日本佛教及文化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