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描绘了他在清晨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见到的清幽景色。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晨的阳光洒在高耸的树林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尤为经典,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之处,禅房被繁茂的花木环绕,给人一种远离尘嚣、步入清净之地的感觉。颈联通过描写山间的光影和潭水的倒影,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静谧与心灵的净化。尾联则以声音收尾,万物皆寂静无声,唯有那悠悠的钟磬声回荡耳畔,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这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