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楚国有两位贤士,一名俞伯牙,一名钟子期。伯牙善鼓琴,而子期则善于听音。二人相交甚笃,彼此欣赏,遂成知己。
有一日,伯牙抚琴于高山之巅,意在描绘巍峨群山。琴声悠扬,似有千峰竞秀,万壑争流之意。子期闻之,叹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心下大悦,继而转弦,奏出潺潺流水之声。子期又赞道:“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闻言,心中感佩不已,认为子期真乃知音也。
后世常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觅。伯牙痛失子期后,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奏。此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
以上为《伯牙子期》文言文之简译,旨在表达友情之珍贵与知音难求之情。